融资项目:
处于初创期,已完成发电站初步选址和项目前期规划,技术产品已研发成功,目前专利已提交申请,预计9月前后会取到。
技术优势:项目技术装置有多个优势,主要体现在低消耗高发电,经项目测算,抽水1秒量通过装置可以产生最少9倍的量;项目技术也没有地域限制,理论上只要有重量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动力源,同时发电站落地条件简单,不需要建立水坝等;设备造价成本也非常低,完全可以实现低投入、高收益、项目的轻资产运营。
市场优势:2022年,煤电大省山东领跑全国,进行了全年连续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,鼓励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参与中长期和现货结算,全国首开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等;2022年为山东省电网代购电入市第一年,1-10月市场化采购电量为942.68亿千瓦时,预计到年底将超过1100亿;随着2023年用户规模增加,发电侧将纳入更多新能源电站进入市场,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化的程度更深,有省内人士估计,将新增20%新能源电量,带动产业愈发活跃;另据享能汇提供的数据,2022年山东电力市场规模3800亿元,2023年将略增至4000亿元。(含电网代购电量)
政策优势:近些年,山东省高度关注新能源关键领域发展,提出了新能源发电项目财政补贴等利好政策。2022年山东省政府发布的《2022年“稳中求进”高质量发展清单》,该政策有效引导海上风电、海上光伏、氢能等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,并带动新能源项目开发与勘测设计、装备制造、施工安装、运营维护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,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10余人
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之一,同时也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。近年来,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,带动电力行业迅速发展,我国电力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1年,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合计完成投资10,786亿元,比上年增长5.9%。其中,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,870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9%。
从社会用电量结构的角度看,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的目标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对于第二产业,高耗能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峰值平台期,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;对于第三产业,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,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。未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电力需求结构将持续优化,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上升。基于此背景,本项目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号召,通过重能发电实现去化石能源,推动产业升级换代,市场前景广阔。
本项目研发了一种新型重能发电装置,它是一种利用存重实现耗电低于发电的前沿发明技术,动力源头可以是水源、砂石或一切有重量的物质,由于水流动性快,优先采用水源;经调研发现,山东省主要以煤炭发电,处于新能源发电市场缺口。项目计划将山东省作为试点,通过引入发电机建立小型发电站,24小时运转,为当地输送电力;项目前期主要试验机台,随后进行复制生产。根据产品类型不同,造价也会不同,但整体造价偏低。如一台50kw的设备,造价仅需10多万元,1小时耗电不到4.5度,属于低消耗技术产品;发电站优先选址于有水源的平地,且远离居民区,项目下游hezuo方为国家电网。
技术简介:本项目申请的专利技术产品为一种抽水发电装置,该技术在于只要密度相比水砂石足够大,都可以作为动力源。根据动力源不同,项目所需设备会有差异。如水源动力可用抽水泵,砂石类可用提升机,优先考虑用水;通过发电量的初步测算,抽水每秒重量可通过装置实现重能成倍增加,抽水每秒1公斤可增至9公斤以上,然后在矢量杠杆放大输出力最终实现发电大于耗电。
盈利模式:与电网公司合作售电获取收益。
项目规划:
·前期规划:前期优先在山东省进行试点选址,当地注册公司,引进技术和管理团队,搭建产业渠道和政府资源,完成发电站建设,引入设备正式投产。
·后期规划: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,在全国多地投资发电站,同时探索技术发展更多可能性,如用于汽车上等。通过不断改进现有技术,实现公司稳固的行业壁垒和全国品牌影响力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