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需客服请致电: 4008-081-181
弹算网
ChineseThink.com
网上办公室
文章列表( 790篇 )
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契税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所有领域 会计\所有领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所有领域 会计\所有领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所有领域 会计\所有领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所有领域 税务\所有领域\ 房地产业 )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增值税 房地产业 )
合伙企业有未弥补亏损的情况下,合伙人取得分配时的「财、法、税」解析
( 实务操作\ 所有区域\ 增值税 房地产业 ) 2022-08-19

吴天磊


合伙企业有未弥补亏损的情况下,合伙人取得分配时的「财、法、税」解析

 

一、引言


        通常,企业只有在账面上有未分配利润的情况下,才会对投资人进行分配。但是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形,合伙企业存在未弥补亏损时,引入了新的投资人,并且公司开始盈利,新投资人认为前期亏损与他无关,希望能够立即取得分配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如果此时合伙企业仍然存在未弥补亏损,是否可以对合伙人进行分配?如果分配,应该如何对此定性?财税又应该如何处理?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【例】甲、乙两名自然人各实缴出资100万成立了A合伙企业,A第一年亏损了150万,第二年丙加入了A合伙企业,认缴出资100万(未实缴),丙加入后A的业务突飞猛进,当年实现盈利90万,甲、乙、丙从A合伙企业各分得30万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本例有以下几个问题: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1、A合伙企业尚有60万亏损未弥补,是否可以对合伙人进行分配?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2、如果可以分配,那对合伙人取得的分配如何定性?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3、合伙人取得“分配”,如何进行财税处理?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
二、A合伙企业是否可以对合伙人进行分配?


        政策依据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根据《公司法166条规定: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,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;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。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见,公司制企业必须有未分配利润的情况下才能对股东进行分配。但是,合伙企业并不适用《 公司法》,那是否也遵循该原则?从《 合伙企业法》全文来看,并没有禁止亏损情况下对合伙人进行分配的相关条款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同时,《 合伙企业法》对抽逃出资也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,《 刑法》中的“抽逃出资罪”,也仅针对公司制企业。《 合伙企业法》仅第65条规定:有限合伙人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,应当承担补缴义务,并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。因此,只要出资期限尚未届满,或修改合伙协议延长出资期限,合伙人是否就可以撤回投资?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而对于合伙企业减资,《 合伙企业法》 第34条规定: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决定,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对合伙企业的出资。因此合伙企业减资,也不像公司制企业,有非常严格的程序性要求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从民商法的角度来说,「 法无禁止即可为」。因此,通过上述分析,笔者认为: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①合伙企业在没有累计未分配利润的情况下,可以对合伙人进行分配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②合伙企业合伙人出资后,只要未届出资期限,可以撤回投资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③合伙企业减资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决定,无须债权人同意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因此,A合伙企业虽然尚有60万未弥补亏损,仍然可以对合伙人进行“分配”。但基于「实质重于形式」原则,对于甲和乙来说,此时的“分配”应当定性为撤回投资或减资,二者区别在于减资需要办理工商变更,撤回投资只须在内部修改合伙协议和账务上作处理即可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
三、丙没有实际出资,又该如何定性?


        由于A合伙企业实质上并没有可分配的利润,且由于丙并未实际出资,因此丙取得“分配”视为撤回投资并不合适。此时,视为丙向A合伙企业借款可能更合理,但由此又引申出来另一个问题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财税[2003]158号第二条: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(个人独资企业、合伙企业除外)借款,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,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,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,依照“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”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根据上述政策,公司制企业的股东,从公司借款没有用于生产经营,且跨越自然年度,税务机关有权按照“股息、红利”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,税率为20%。那么,合伙企业是否也有类似规定,丙是否需要就此借款缴纳个人所得税?按什么税目交?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笔者找遍了合伙企业相关的税收文件,关于个人合伙人向合伙企业借款,仅以下一种情形明确规定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政策依据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财税〔2008〕83号:合伙企业投资者、投资者家庭成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,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、投资者家庭成员,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。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,按照"个体工商户的生产、经营所得"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。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根据上述政策,合伙企业借款给合伙人,按照"经营所得"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,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: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①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②财产所有权登记在投资者或投资者家庭成员名下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③借款在年度终了后未归还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除上述情形外,合伙人向合伙企业借款,并没有政策支持按“经营所得”征收个人所得税。并且笔者认为,如果擅自按“经营所得”对合伙人借款进行征税,违背了“先分后税”的原则,因为此时合伙企业层面并没有可分配给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。


        四、三人取得分配,如何进行财税处理?


        由于合伙企业第一年亏损150万,第二年盈利90万,可弥补亏损大于盈利,因此合伙企业层面无可分配的应纳税所得额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政策依据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财税[2000]91号第十四条:企业的年度亏损,允许用本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,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,允许逐年延续弥补,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。 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从前文分析来看,甲和乙取得“分配”可以视为撤回投资或减资。因此,会计处理上,可以调减甲和乙的出资额;税务处理上,甲和乙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,而应当调减甲和乙持有A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的计税基础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丙由于没有实际出资,其出资额和财产份额计税基础均为0。因此,丙应当按照借款进行财税处理。会计处理上,可以暂挂往来款,未来丙实缴出资时冲减该往来款;税务处理上,如果不满足财税〔2008〕83号的征税情形,取得借款时不缴纳个人所得税,未来丙实缴出资时,按实缴金额冲减往来款后的余额作为财产份额的计税基础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如果丙未来没有实缴出资,那么该借款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: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1、如果A合伙企业清算或丙退伙,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,丙的“借款”属于“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”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2、如果丙对外转让财产份额,一并转让该笔“债务”,视为受让人以替丙承担债务为对价,受让丙的财产份额;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3、如果丙对外转让财产份额,丙的“债务”被免除,但未明确后续由哪一方承继,同样属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中的“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”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上述三种情形,丙均应按「财产转让所得」缴纳个人所得税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

五、结论


        笔者认为,合伙企业有未弥补亏损情况下,因法律并无禁止,因此可以对合伙人进行分配。且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,分配时可能按照撤回投资、减资或借款进行财税处理。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以上仅为笔者的个人观点,如有错误欢迎纠正,如有不同观点,欢迎一起讨论。
       

 

1157

学术贡献级别: 烙铁级

基本信息
查看信息认证


名: 吴天磊
机: 保密  

(电话咨询请说明来自弹算网)

服务时间: 14:00-17:00  
服务地区: 南京  
箱:  
从业年限: 17 年 
工作机构: 某会计师事务所 
所在地址: 江苏南京 


专业信息未审核